本书特色 |
本书特色 丰富性:提供丰富的圣经文化、历史、地理、考古等背景资料,让读经更贴近当时场景、更立体、更生动。 客观性:阐明以色列的文化和世界观,使我们避免将自身的文化及固有的视角和世界观读入经文,而造成错误的结论。 便利性:异于其他工具书仅提供背景「概论」,本书采「逐节」背景批注,且汇整于单册的篇幅(新旧约各一册),方便您逐节研经时查考。 连贯性:为了帮助读者明白某些一再出现的用语,书末附加了词汇浅释。内文中附加了星号(*)的用语,都可以在词汇浅释中找到。 可读性:将专业知识化为一般信徒可以理解的文字,辅以全彩图片印刷,使圣经世界活现眼前,图文并陈相得益彰,更具可读性与收藏价值。 可靠性:学者们穷毕生之力研究的语言、考古学和历史,不再锁在象牙塔中;舍弃价值不明的材料,陈述可靠,立论有据。 启发性:本书提供的背景资料,能启发您意想不到的求知欲,渴望更深入探讨圣经真理。 序 神透过圣经启示祂自己和祂永恒的计划。而启示的步骤是祂纡尊降贵,俯就我们的人性,用人熟悉的语言和譬喻自我表达。因此,神向诸位圣经的写作者启示时,是以当时的历史、地理、文化、伦理为基础,透过祂对当时代的人和事件的带领,在犹太人乃至人类历史的沉浮中掌权,借以表达祂对全人类亘古不变的旨意。 而今,神已经呼召我们向当今的世界宣教,因此我们必须让自己的文化能够了解神的话。我们不单要读它,更要能够明了、解说。我们必须解释作者的意思为何;尽管他们所面对的文化,如今早已改变,甚至消失了,但我们仍要将其中的信息应用于今日。 然而,我们今天所读的圣经,是在数千年前的中东文化背景下写成的。文化处境的不同,会影响对圣经的理解。而研读圣经,若不晓得以色列人的思想方式与我们的差异,人的倾向是把自己文化上的成见,以及固有的视角和世界观,读进经文里。为此,我们需要在中东古文化与当今文化间建立交流与沟通的桥梁,这正是本书的核心宗旨! 如同历史学家借助史料和遗物按部就班地了解古代文化,我们也是通过了解圣经各卷书写作时代的文化和遗物,来了解古中东人的生活和思想。本书很多时候,能够在以色列和古代近东思想方式上提供理解,使圣经的诠释者能够避免作出错误的结论。 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。透过本套书,你将会了解—— ·古代作者常会将材料重新安排,以配合当时的状况和语言,同时又不失对原意的忠实,这点就和现代的传道人差不多。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抓住经文主旨,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圣经的某个教训。 ·诗篇中提到的假神都有哪些特性?了解古代中东文化中,人杜撰出的神只,会让我们更认识独一真神。比方诗篇作者用很多外邦人拜偶像时常用的词汇,表达向上帝的祈求;就像当今我们拿佛教词汇“皈依”,来表述人们归信基督教一样。这会让我们更加认识这位体恤人软弱的神,是多么实实在在地在我们的每日生活中做事。 ·保罗,这位伟大的使徒,离世之前的处境。他被囚在监狱;神子民受异端的影响背弃他;而他活着的日子将见不到自己事奉的果效;他自己身体的病痛每天在折磨着……然而,保罗却说:“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,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,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。”他还劝勉提摩太,无论代价如何,都要效法他的脚踪。这更坚定当今的信徒,在今日的处境中持守真理,为神作美好的见证。 ·老约翰被流放到跋摩海岛,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下。理解类似启示录这些启示文学书卷的文学特点,能帮助我们从现今的角度窥探天国的敬拜,从而激励今日的我们,让我们每日的生活成为敬拜的生活。 神给教会的重大命令不止一个,而其中最重要之一,乃是要我们明白祂的话。在这个到处都可以看到圣经、学到其中教导的文化中,凡是重视圣经权威的人,都必须更深入去了解它。牧师通常工作负荷量都过重,在预备讲章的时候,很少有时间去查阅与该段经文相关的所有资料。可是,了解神的信息,并唤醒整个教会来回应祂的呼召,以完成主所赐的使命,乃是迫在眉睫的事。 为了达成任务,神赐下了一些资源,其中包括基督肢体内有教导恩赐的人,他们能够提供宝贵的亮光,帮助我们明白神的话,并应用它。宣教士必须学习语言和文化,才能将神的信息传递给另一个文化;同样,我们也需要有神的仆人去学习那写成神话语之语言与文化。过去这样的教师努力提供圣经的译本,而今天他们则要提供其他工具,使圣经的宝藏更容易让所有的读者取得。 虽然大部分基督徒都可以看到各种圣经的翻译本,但上面并没有文化的“附注”。有用的注释书固然存在,可是却没有一种注释书是以一、两册来囊括所有必要的背景资料,以易于查阅。一套着作的册数愈多,能拥有的人就愈少。今天读圣经的人当中,有整套注释书的人比例很小,其中也只有少数的人在这类参考书中可以得到充分的文化信息,而经常花时间去找出这类资料的,则为数更少。 本套书的诸位作者,用数十年的时间研究当时中东地区有关文化的着作资料,留下了成千上万的学术文字。在此基础上,凝结出这套面对非专业市场、非学术界的背景注释书。不过,这巨大的任务不只落在学者肩上。所有的信徒都蒙召,要来聆听神在圣经里所说的话,先吸收显而易明的,然后继续进深。我们不需要成为学者,就能从上下文来读经,也能运用像本书这一类的注释,阅读对圣经的文化说明。愿神给我们恩惠,能各尽其职,顺服我们的主基督,并把祂介绍给这一个充满需要的世代。 如何使用本注释书 新约的每一节经文,用文化与历史背景都可以清楚来说明,可惜未受专业训练的读者常无法看到这类资料。虽然优良的圣经注释书不少,但是却没有一本的主旨在提供背景资料。然而,未受专业训练的读者在研经的时候,最需要的参考材料,就是从背景来说明,新约的信息对作者与当时的读者有何意义(其他方面,诸如上下文,可以从经文本身来推敲其来龙去脉)。 有一些书简介新约的文化背景,但是没有一本的写法,能让读者很容易找到所有与一段经文相关问题的答案。十二年前,我就感到这种书的缺乏,想要动笔来弥补,如今终于如愿以偿。本书的目的,是盼望让所有基督徒在读新约圣经的时候,都能更加从原初读者的眼光来了解。 文化注释书 文化处境的不同,会影响我们对新约的理解。例如:古代有许多驱魔的人,因此,耶稣赶鬼的事不会令古代的读者太希奇;但是大部分趋魔人都是用咒语,或虐人的办法,设法把鬼赶出去,而耶稣却「用祂的话」就奏效,这是令他们非常希奇之处。又如哥林多前书十一章蒙头的问题,若能了解更广的背景,知道第一世纪的哥林多富有和贫穷的妇人因着蒙头有摩擦,就更容易理解保罗在那段经文中的教导。若了解古代的奴隶制度,就可以知道保罗的教导不单不支持这种制度,反而贬抑它的地位。若知道犹太人说「复活」是什么意思,就可以回答今天许多怀疑者对耶稣复活之特性的问题。以此类推。 这本注释书惟一的目的(与大半注释书不同),是要提供最相关的文化、社会和历史资料,让人在读新约的时候,能像原初的读者那样去理解。有些地方必须提到上下文或神学,不过分量减至最低,尽可能让读者自己去作解释的工作。 若要了解圣经,认识古代文化乃是关键。辨认圣经作者的背景,并不是要否认经文对所有时代都有效,而是要指出,经文并非对所有环境都同样有效。圣经里不同的经文,在向不同的状况说话。例如,有些经文提到如何得救,有些提到基督对宣教的呼召,有些提到祂对穷人的关怀,等等。在应用经文之前,必须了解当时的情境为何。 这亦不是要贬低解经的其他因素。一段经文上下文的重要性,仅次于如何将其应用在我们自己的灵命与生活中;换言之,我们读每一卷书的时候,都要了解,它是如何在圣灵的默示之下写成的。这本注释本身只是工具,让读者更容易得到新约的背景资料,而不是要完成整个解经步骤。我自己在讲道和教导的时候,对经文上下文的看重超过文化。可是读者只要认真研究圣经本身,就能确定上下文。牧师和一些研究圣经的人,会很注重圣经的应用,不过,实际上如何运用,对每种文化、每个个人都不一样,而研经者在这方面的探究,并不需要借助外在的材料。 大部分使用这本注释的人,都没有读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,因此好的译本对于了解圣经极有裨益。(例如:NASB偏重逐字翻译,而NIV的可读性较高,这两本都很有帮助。不妨平时读NIV,在需要仔细查考经文,或需要比较的时候,则用NASB。)钦订本(King James Version)所依据的,是约六本左右中世纪的抄本,而如今则有五千份新约抄本,有些非常靠近新约写成的时间(按衡量古籍的标准来看)。这些抄本使得新约成为古代世界中文献最齐全的着作,也可以说明,为何今天的译本比从前的更准确。不过,使用较现代译本的最大理由,是它以现今通用的英语来写,所以比较容易了解。毕竟,了解而遵行圣经的教训,才是读经的本意。 其他深入研经的方式,如整理大纲、写笔记等,也都很有用。若要学习如何研经,有一本很好的指南可以参考,是Gordon Fee和Douglas Stuart所着How to Read the Bible for All Its Worth (Grand Rapids, Mich.: Zondervan, 1981)。 不过,大部分读圣经的人,在应用的时候,有一项资料不容易得到,就是文化背景。这本注释就是要满足这项需要。在使用本书的时候,要与其他研经的重要步骤配合,即:采用翻译精确、可读性高的译本、注意上下文、祷告,并应用在自己身上。 再者,若忽略上下文,这本注释的帮助就不大,因为按上下文释经,是比参照文化更根本的原则。读每卷书的时候,最好从头读到尾,不要从一处跳到另一处,这样,才能领略一卷书的整个信息。每卷书都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,向不同的读者写的,而读者也是一次读一卷书,将其应用于本身独特的情况中。在阅读圣经,或用圣经来教导、讲道时,必须记住这一点。(许多所谓圣经的矛盾,都是由于忽略上下文,以及古代书籍的写法,而产生的误会。古代作者常会将材料重新安排,以配合当时的状况和语言,同时又不失对原意的忠实,这点就和现代的传道人差不多;因此,究竟当怎样应用圣经的某个教训,上下文通常是最好的指南。)在使用这本注释书之前,更需要作的,是去查考该段经文在整卷书中的上下文为何。 一旦查阅了该段经文的上下文,这本注释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了。无论是每天的灵修读经,或是准备带领查经、预备讲道,都可用到本书。正统基督徒所接受、视为神话语的这本圣经,是最值得研究的书,希望此一注释能够帮助所有信徒更深入了解神的话。 虽然本书的形式已经在课堂上、查经班、讲台上,和个人灵修中试用过,但是,可能有些与新约某段经文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,还是没有提到。尽管本书试图回答该提出的问题,但是仍无法预估所有的问题;因此,在导论之后列有简短的书目,介绍有关古代文化的精采书籍。 读者也可能发现,与某段经文相关的背景,却列在另一列经文中,因为我感到,放在那里更重要。由于新约各卷针对的读者各自不同(马可福音是希望读者快速读毕,而马太福音则是要让人研究、记忆),所以我对某些书卷的处理,要比其他书卷详尽。至于现代读者最感陌生的启示录,则有最详细的说明。 如何使用此书 这本注释可以当作参考书使用,也可以在平时读经的时候用。在灵修读经,或预备讲章、查经时,我们已经拥有两件最主要的解经工具:经文和其上下文。第三件重要工具,是古代读者不需努力就已熟知的,亦即经文的背景,而这是现代大半读者所无从得知的。本注释的目的,就是要以一册书籍的篇幅,来尽量提供这方面的资料。 新约思想最重要的古代背景,就是旧约圣经,尤其是其希腊文译本。这本注释会提到旧约的背景,但是,由于所有读者都可以自己找到这个背景,本书的重点便放在第一世纪其他犹太人与希腊罗马人的文化。早期基督教作者很自然会引用其他早期基督徒的作品,其中大部份可在新约里找到,而由于读者可以直接得到这些资料,本书大多都未再提及。此外,各个文化共通的背景,本书也不特别提及,因为无论读者属于那一种文化,都可以理解这类资料。 若在个人研经的时候使用本书,必须先读圣经的经文,并查阅其上下文,接下来再参考本注释的说明,才会得到最大的益处;参阅相关经文的说明,也会有帮助。一旦明了经文对于古代读者是什么意思,便能真正理解经文所针对的问题为何,这样就可水到渠成地进入个人应用的阶段了。 保罗写罗马书的处境,可以作为例子,说明如何将本注释的资料应用在自己身上。在该书信中,保罗极力声明,犹太人和外邦人得救的条件完全相同,并劝勉他们要在基督的身体里彼此和好。在美国,许多教会仍旧按种族互相区分,而白人基督徒常不愿花时间去聆听黑人与少数民族基督徒的心声,而保罗在本书中要种族和好的信息,实在一针见血。一旦我们掌握住经文原初的历史背景,就能将它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及今日的文化之中。 圣经的信息是要向今日各式各样的情境与文化中的问题说话,一旦我们明白了原初的含意,在应用方面,则可依个人和文化而异。(例如:保罗要哥林多人认真对付罪,这个原则很清楚;但是,不同的人必须对付不同的罪。)因此,大部份的应用都要根据读者的常识,和对圣灵的敏锐度而定。 我通常都遵循这个原则,即使在感到很想提供应用的指南时,也不例外。譬如,在处理马太福音二十四章15~22节时,我强调,其中的细节已经在主后六十六至七十年间应验了。有些人认为,该段经文中某些预言会再度应验,但由于那是神学问题,而非文化历史问题,我就留给读者自己去分辨。同样,有关妇女事奉的经文,笔者相信,书中所提供的背景应当可以让现代的读者看出,保罗其实是接受妇女教导事奉的。但是,不赞同此看法的人,在参阅相关说明时也可以获益,因为本书的性质,他们不致感到必须勉强接受我的看法。我衷心期望,所有热心的信徒在揣摩同样的上下文与同样的背景之后,终能得到相似的结论。 大部份读者对于祭司、巴勒斯坦等类的名词或许已经很熟悉,不过,有些名词在文化方面的含意,读者可能不熟悉,可以在本书最后的词汇解释中找到,这些词汇在文中至少会有一次以星号标示出来。有些重复出现的神学名词(如:圣灵、启示性、犹太人的分散、法利赛人、国度等),在古代世界有特殊的意义,无法在各段经文中详述;因此,经常阅读本注释的人不妨善用词汇解释来熟悉其含意。
|